为什么投资指数搞不过投资主动基金的?

只暖你的暖阳
只暖你的暖阳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5016 人点赞了该文章 · 9936 浏览

对于基金定投,2个问题必然要解决:

  1. 选择指数还是主动?
  2. 怎么降低波动增加收益?

下面从理论和大数据给一些看法。


先看:指数型还是主动管理型:

关于主动管理还是被动管理,在国外差别不大, 47%战胜指数,巴菲特曾经多次公开推荐投资者选择指数型基金,他说,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就是买入一只费率低的指数基金。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业余投资者往往能战胜大部分投资专家。但是国内差别还是很大的。绝大部分时间段,特别是中长期看,指数跑不赢主动管理型基金,虽然现在很多人强调要用指数进行定投。(这个数据我一会儿分享给大家)

我们可以先想想理论的问题。

美国和中国的区别:

  1. 首先,套利机会不同。在美国的成熟市场上,一旦出现超额收益的机会,各大机构就马上能反应到,然后去交易,超额收益机会会很快消失,除非内幕交易,所以投资者很难寻觅超额收益机会,而国内股市起步较晚,相对美国等成熟市场有更多价格套利的空间,且这个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估计都存在,这为主动管理型基金跑赢指数型基金,提供了基础。
  2. 制度不一样。以美国为例,美国股市具备非常严格的退市制度。每年大约有300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也包含一些指数的成分股。所以指数成分股会不间断有新鲜血液补充,指数的表现能够代表绝大部分优秀公司的表现,指数表现自然好。
  3. 市场投资者构成不同。在美国,是80%机构+20%散户,而国内,是20%机构+80%散户。由于机构具备更强的分析能力和投资能力,所以由大量机构在美股里的力量比较平均,则股指价格就比较理性,而国内,散户容易因波动和情绪而出现不理性的追涨杀跌,导致指数出现更陡峭的波动,


再看数据测算的结果:

要对比指数和主动管理型的基金,最直接的思路就是,把指数也当成一个基金,然后放到主动管理型基金里面看大家的表现,指数排第几?如果指数排名差,就说明主动管理型基金强一些。我们知道基金有很多分项指标因素,比如蓝筹/中小创,但是不失一般性,拿年限长一点:

随便看个阶段:就从2013年6月底到2016年6月底吧,14年-15年牛市,大家都是正收益,在553个基金中,上证阶段涨幅46%,排在373名,沪深300涨幅42%,排在397名,中证500和创业板比较好一点,在第30%和第12%。确实在那个牛市上涨又跌下来的阶段,创业板早就远离了2013年的低点。2012年底才585,最高蹿到4000+,现在1900+,离585还有近200%的涨幅。再看看5年,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上证和沪深300仍然是落后的,很差,后10%,创业板第1,而中证500作为中小板的代表,名次也滑到60%了。







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表现中,主动管理型的表现都好于除创业板外的指数型,而创业板大家知道不是公募基金的重仓版,除了极少数基金重仓外。。。。


除了对比阶段性表现,通常我们还会看基金的弹性,比如一些比较短的趋势性行情里,上涨阶段跑得如何,跌的时候抗跌性强不强,这方面的数据也分享一下吧。





我们回溯了自2005年6月起过去11年的数据,看看每个阶段基金的弹性以及大盘指数的表现,得出的结果也比较有意思。比如上证指数,在05-07年大牛市时,涨了5倍,那会儿只有84只基金,它排在22名,前1/4,不过在之后,07-08年的大熊市,它也跌得非常惨,因为牛市基金发得多,那会儿基金已经增加到209只,跌了70,指数排在最后1名。同样在09年的反弹,14年的反弹,15年的下跌,上证都体现了涨的时候涨得快,但跌的时候跌得惨。

你可以对比看右边的中证500,也体现出同样的状况,只不过涨得更多跌得更惨。这个原因,主要因为主动管理基金仓位一般在70%-90%,而指数则是100%满仓,所以上涨阶段中,一般指数要强于多数主动管理基金,而跌的时候也跌得更狠,因为没有任何安全垫和现金仓位。

还有一个结论也比较有意思,在震荡盘整阶段,像09年到14年,指数的走势也是要远弱于主动管理基金,排在297个基金中的288名。所以,结合上面数据,我们认为投资指数或者指数型基金,波动会更大,而且在震荡行情中表现不好,选择指数型基金一定要谨慎。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都太久了,我们看近期怎么样,就拿2016年来说。

中国股市2014年启动的牛市行情,在2015年6月戛然而止,这阶段,主动管理型基金表现远超指数表现,自2015年6月后就是“跌宕起伏”的波动,2016年A股市场熊冠全球,上证综指:-12.3%,创业板指数:-27.7%,根据中登公司的数据,2016年股民户均亏损4.6万元,股票市场巨大的波动也传导给了股票/混合型基金,但基金的表现依然较为稳健。

大数据下对2016年各类型混合型基金测算:

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7.5%

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收益:0.03%

将其中占绝对多数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1420只)进行细分看其收益分布,全年平均收益持平(0.03%), 其中超过700只基金收益为正,只有约135只基金跌幅超过-10%。

上述说明,

  1. 混合型基金表现整体优于股指,在波动的市场里跌幅较小,特别是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收益为正。这也证明主动管理型基金有跑赢大盘的能力。
  2. 虽然基金的整体收益不错,但是基金选择依然是决定收益的重要因素。


上述是我谈的定投逻辑的第1个问题,现在看第2个,怎么定投怎么能降低波动和增加收益。

还是先理论。直接举个例子,每月300元定投,运气很差,买了就跌了,第一次基金净值是1.5,300元定投扣款,买了200份额,第二次基金净值是1元,买了300份额,第三次基金净值继续跌到了0.5,买了600份额,三次一共买了1100份,我们的基金成本是多少?很多朋友脱口而出:1元。三次嘛,1.5一次,1一次,0.5一次,中间价不就是1元吗。错了,用900元除1100份,成本是0.818元,即净值涨到0.818(而不是1元)我们就回本了,如果涨到1元,就赚22%。可见基金定投的魔力,基金价格走低是买进的份额较多,长期积累下来,成本及风险自然被摊低了。


再看数据测算。

从2011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3日,把上证当成基金来投一下,看看定投的效果好不好?测下来,如果点对点10.59%,如果是定投25.16%,定投要高约15%收益。同样你也许觉得6年只有25%收益还是太低,但我们说。。。。。。如果是2015年牛市高点,点对点76%,而定投有115%,高出40%。

这里我要澄清一点,并不是所有行情里都是定投好,如果市场初始点较低,或者虽然不低,但是你测试的是单边上涨,或者是上涨后再下跌,肯定是点对点效果好。但是在波动的环境或者是先跌后涨,虽然点对点没挣钱。。。。所以我们对定投也要客观。

我们今天主要是看大数据效果。同样的时间点,一共385只成立6年以上的混合型基金,111只股票型基金,做每个月一次的定投,一共定投了70多个月。我们看看基金的收益区间,如右边,。。。。。。如果按混合型看,25%基金取得了70%以上的回报,50%基金取得了50%以上回报,上证收益25.16%,是远远好于上证指数的定投效果。在混合型型里排名大约359/385名左右。也就是说,83%的主动管理型(混合型)基金,定投效果要比上证综指好。股票型要求仓位超过80%,你也可以对比去看看股票型。


上述的数据分析,有几个结论我们可以强调一下,从定投效果看,如果在一个较长时间(较短时间变数太大):

  1. 指数型还是主动管理型,整体看主动管理型要好,约80%的胜率,如果挑到好基金效果更好。不过,现在光是混合型基金有代码就超过2000了,要选到好基金也不容易,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做的内容。


  1. 从定投对收益的增强效果。我们分2个逻辑看:

逻辑1、如果时间相对长,我们说经过一个牛市周期,比如5年,有熊有牛定投效果大概率超过点对点行情;

逻辑2、如果时间没有那么长,需要区别行情,牛市或者先涨再跌,没有点对点效果好,但是熊市或者先跌后涨,或者波动,都是定投好。对于客户来说,牛市你做了定投,就算没有点对点好,也是挣钱的,如果先涨再跌。。可以抛。。如果另几种环境,应该是赚钱或者少亏的。

所以总体上,定投是个万金油,在面对中国市场的大部分行情时,主动型基金比指数基金更有打赢的可能。


7分钟理财原创,版权所有,谢绝非授权转载

微信公众号:7分钟理财(id:www7mincomcn)与理财相关的问题,可以在上边回复关键“知友”,与我1V1交流。



问答宝 - 全球领先中文问答互动平台

发布于 44 分钟前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只暖你的暖阳 原创发布于 狗蛋知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3 粤ICP备20211443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