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9.02 外强内弱价差巨大 丰收在即棉价几何
前一时期,国际市场棉花主产国——美国、印度等均出现了不良天气,市场预期各国棉花产量均将有不同程度下降,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中更是针对美棉产量做出减产预期,导致美棉价格持续上行。同时,美联储加息力度减弱也助涨了国际棉价出现反弹。
反观国内棉市,由于下游需求疲弱,陈棉库存过大、新棉上市时间临近,虽然棉花期现货价格出现了1500—2000元/吨的涨幅,但与美棉的涨幅等相比,这个幅度还是比较小的。
如此以来,国内外棉花市场出现了较大的价差,如按照进口棉花到港完税成本来推算,同等质量下棉花的价差在6000元/吨左右。惊人的价差之下,国内外市场形成了做多郑棉与做空美棉的逻辑。

国内相关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与上年度相比,截至目前,2021/2022年度全国及棉花主产区的销售量下降明显,如全国皮棉销售数量减少近200万吨,新疆销售数量减少近180万吨。今年新棉上市前,市场将出现大量结转库存。农业部公布的7月大宗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显示,国产皮棉销售不畅,市场对新棉丰收的预期达到了一致,对下游需求萎缩较为认可。
另外部分产地因疫情原因,部分轧花厂人员等已经“静默”近一个月时间,但疫情防控并没有妨碍棉农对棉田的管理,当地今年棉花的长势整体好于去年。不过,不同棉田的单产可能会呈现两极分化格局,主要原因是浇不上水的棉田产量受损,浇上水的棉田丰产格局已定。
去年南疆地区手摘絮棉开秤价在8.7/公斤左右,两日后涨到了9元/公斤以上。当前南疆地区已有手摘絮棉零星上市,市场交易价格在6.5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前南北疆均没有轧花厂开秤收购,预估的籽棉收购价在5.5—6元/公斤。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新棉丰产已成定局,当前的关键问题是需要解决谁来收购的问题,面对诸多困难,很多轧花厂与贸易商会参考棉花期价来进行经营活动,届时市场交易的逻辑将由供应端转为消费端,新棉上市在即,对多方阵营或将带来不少现实压力,即使目前国内国外仍然存在巨大价差,有一定套利机会,但供需关系才是最终决定价格走向的标尺。
温馨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入市买卖依据,风险自负。
whol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