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及报销比例-白血病

风拂过流年
风拂过流年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31403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9168 浏览

2022年9月13日

保险公司的报销费用也下来了,更新下1-6次的整体费用报销情况,由于不是每次分开提交给保险公司的,所以不知道具体哪一次报销的费用,只有一个总数,一共报销了207039.12,所以整体报销比例如下,可以有82.2%,这个比例很不错了,要不然真的吃不消


2022年6月16日

一直想更新下费用的问题,但是中途发生了很多事,尤其是报销过程不流畅,不过经历越多,遇到的问题越多,给所有病友及家属提供的参考也越多,我父亲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而且是异地医保,所以下文都是在这个前提下说的,其他比如职工医疗保险我这边没有做研究了,基本概念见图,我第一部分讲几个关键点,然后结合第二部分实际费用给大家讲下真实经历,可能对大家理解医保和报销更有帮助

一、医保及报销概念

1、直接结算

目前国家已经开通了医保卡直接结算通道,所以大家在结算时一定要走直接结算,自己先结算会面临后续报销的一大推问题(我父亲的第一次报销由于当地医保系统升级,无法结算,只能先自费,再手工会当地报销)

2、是否住院

我父亲是城镇居民医保+异地医疗,只能是住院报销,门诊部分不能报,如果哪位大神对城镇居民医保的门诊报销有了解的,其他方面的能否帮忙讲解下哈。听说慢特病能报销门诊,我们申请了慢特病,但是是定点的,需要到当地医保中心备案,我们在307,但是基本上一到307就住院,这个申请几乎没啥作用,但是其他病友一定要申请,我没用上,但不是代表没用;

3、医保目录

很重要,所有的报销都是围绕这个目录来的,我父亲的费用明细里面出现了“无自付”,“有自付”,“全自付”,全自付就是自费,这就和医保目录内的甲类、乙类、丙类相关了

4、异地报销

异地花费会多一点,本地费用会少很多,尤其是在门诊报销的事情上,异地办理门诊报销太费事了。

二、实际费用及报销比例

我父亲目前是第七次住院,医生说是集中治疗最后一次了,前后折腾了差不多10个月,今后每半年来复查做治疗,我理解就是今后每年都需要做2次化疗。

先上费用明细,我结合这个明细给大家讲下在报销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整体费用明细
第一次报销情况

1、费用及报销解释

我分为两部分说,一部分是住院,一部分是其他费用(门急诊、护理非、第三方机构,突发情况)

(1)住院部分

1)北人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北人是最好的,但根本没有床位,等了快两周都通知,最终决定换医院,公立的都不好重,最终好不容易在307办理了住院,在住院前,所有的费用都是自费的,所以在北人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看病,但是由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属于私立医院,我买的商保不能报销,虽然有床位但最终也没去北国,这里面的2万费用是个预估(由于手工报销时把发票整丢了,费用应该比2万要多的),包含北人做的骨穿的9780

2)307医院

一共7次,第一次首次治疗费用最大,15万多;第6次是突发情况,病情突然加重,花费也相对较多,7万多,当时由于没床位,救护车拉倒急诊待了3天;其他治疗都比较稳定,每次费用差不多3-4万。整体报销比例36%,如果只看住院部分,报销比例差不都46%。

如果大家在这些费用报销后,由于家庭困难,还可以在当地申请大病援助,政策真好

重点讲下第一次的报销经历,由于是手工回当地报销,所以能提炼出更多关键点,以防止掉坑里

我们是去年11月初把材料提交到当地,把之前门诊的发票也一起提交了,没想到只能报销住院,后期北人等门诊治疗发票全都整丢了,所以再次提示大家发票很重要,而且不能重新开,不用把所有材料一次性提交,准备好材料,和当地业务员一张张过,不要怕麻烦,没用的材料,不能报销的全部都要回来

大约到今年1月开始找当地,打了12345,没啥用,也催不动,后期投诉到国家,才开始重视,在4月1号把统筹医保的四万六报销下来,然后再拿着这些材料,找二次报销(大病保险)的窗口办理,这里提下二次报销,二次报销不是国家统筹报销,是保险公司处理,大家交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是给了这些保险公司的,如果直接走社保卡结算,二次报销也同时处理了,但是手工报销就得找这些保险公司,我这边除了提交各种材料外,通过各方投诉,在6月五万一到账,大约整个报销过程经历了7个月,而且是我在投诉了国家的有关部门后才下来的,如果我不投诉,估计得处理个一两年,不夸张,有些细节我不写了。

(2)其他费用

a、门急诊,我这边是盲区,一直都没有找到好的报销方式,有了解的小伙伴,可帮忙提供下;

b、第三方机构检测,我父亲的骨穿都是委托第三方做的,307本身做不了,除了第一次1万,其他每次住院前后都要做一次,每次都是3100,由于是第三方,没法报销,所以提醒大家住院时,问下有哪些第三方检验的项目,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c、在父亲最开始看病的和住院的时候,都是家人陪着,护理费也省了,但是后期由于要工作,只能请护工,每天270,目前已经也花了3万多,如果大家是外地来京看病,住院期间是可以有一个家属陪护的,就能剩下住宿费和护工费,这不是一个小的开支。

d、医院可以订餐,每天每人10-20就差不多,能吃饱,想吃的好一点,费用就更多了

2、报销体系:

经过父亲看病及报销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事,这里大言不惭的讲下整个保障体系吧,我觉国家政策是真的好,而且在执行上也不断完善,就像异地医疗直接结算,都是能极大提升效率,我们不排除一些人得个感冒都得找当地医保去报销,需要核实等流程,导致整体效率下降的情况,但现在都走线上,真实、透明、高效,我也赶巧了,都碰上了,所以更有体会

我自己总结为五级,一级就是医保统筹,二级就是大病医疗(二次报销),我父亲第一次手工报销,过程繁杂,从第2次开始,医保卡直接结算;三级就是大病救助,如果大家救助申请下来,所有医保目录内的,基本可以全报销此部分只是看到一些文章提高,没有实际经历,有待考证),四级就是找当地政府申请,特困户之类的,可能自费药部分也能报销(也只是看到有文章提到),五级就是水滴筹等社会救助平台。

说完以上部分,不得不说商业保险,臭名昭著,本来他应该在保障体系占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为啥却成了现在这个奶奶样,以下仅仅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没有数据支撑,大家听一听就得。

(1)好产品没人宣传,听到最多的就是储蓄性的保险,这种保险还时不时爆出各种匪夷所思,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合理的事;

(2)保险条款太复杂,买个保险,想要了解清楚,得先考个精算师

(3)赔付时间和案例不一致:我给我父亲买了个防癌险,保险公司也找我父亲尽调过了,材料提交流程不繁琐,但是报销时间遥遥无期,案例基本说是几天就到账了,感觉案例讲的都是中奖的事,而我只是个中奖绝缘体

在经历过父亲得病的这个事后,也能体会到国家整体个医疗体系的强大,虽然有些小瑕疵,但不影响整体的强大,这里面最拉胯的就是商业保险,国家也在倡导,一般人也都知道保险好,可以为啥就是没人买,三个字“不信任”,先不从赔付角度说,就从一个产品,保费从几百到几千来说,怎么买,几百的不敢买,便宜卖好货,贵的又不甘心,为啥这么贵,没出事,是不是感觉太贵,太亏了,普通老百姓谁挣钱容易!保险公司花大价钱请的清算师,心理专家,整天研究的就是怎么挣大钱,这是他们主业,保险真正的保障作用是顺带的。

我不是说保险没有良心产品,只是太难找到了,真正的保险产品真的需要良心去做啊。扯远了!



问答宝 - 全球领先中文问答互动平台

发布于 20 分钟前

免责声明:

本文由 风拂过流年 原创发布于 狗蛋知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3 粤ICP备20211443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