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了解保险业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保险?保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保险代理人?
刚接触保险的朋友大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下面随便君就向大家八卦一下保险行业的发展史。
1. 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手段
对消费者而言,保险的价值在于风险转嫁:
通过缴纳确定金额的保险费,将风险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盈利的核心在于三差:
利差
保险公司付给客户的利息,与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之间的差异。例如承诺保单利息2.5%,保险公司实际投资获得6%的收益,那其中的3.5%,就是利差。
费差
保险公司在定价时的预估费用支出,和运营后的实际费用支出的差异。例如预估费用支出0.50%,实际费用支出0.48%,那么0.02%就是费差。
死差
因预估的意外发生率与未来实际发生率不同,所导致的定价费用与实际赔付费用之间的差异。例如预估的重大疾病发病率为15%,而实际由于民众健康的改善,发病率降低到了14.5%,这其中0.5%就是死差。
2. 起源于巴比伦国
最早的保险形式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古巴比伦国,其国王曾下令僧侣、法官及村长等官员,对他们所辖境内的居民收取赋金,用以救济遭受火灾及其他天灾的人们。
3. 海上保险的蓬勃发展
人类的历史发展,与海洋密不可分。海上贸易的获利与风险共存,商人们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形成了由多数人分摊海上事故损失的方式。在公元前916年罗地安海立法中规定:“为了全体利益,减轻船只载重而抛弃船上货物,其损失由全体受益方来分摊。”
14世纪以后,现代海上保险的做法已在意大利的商人中间开始流行。1384年,在佛罗伦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现代意义的保险单:这张保单承保一批从法国南部运送到意大利的披萨。
4. 人身保险的早期形式
15世纪后期,欧洲的奴隶贩子把运往美洲的非洲奴隶当作货物进行投保,后来发展为船上的船员同样可以投保,并且如遇到意外伤害,由保险人给予经济补偿。这是人身保险的雏形。
17世纪中叶,意大利银行家伦佐•佟蒂提出了一项联合养老办法:每人交纳法郎,筹集总额140万法郎的资金,保险期满后,每年支付10%利息,并按年龄将认购人划分,年龄大的人收到的利息高。“佟蒂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把利息付给该群体的生存者,如该群体成员全部死亡,则停止给付。
1693年,著名天文学家哈雷,以现波兰地区的市民死亡统计为基础,编制了第一张生命表,精确标示了每个年龄的死亡率,提供了寿险计算的依据。此后的18世纪中叶,辛普森根据哈雷的生命表,制作了依死亡率增加而递增的费率表。
1762年成立的伦敦公平保险社则是真正根据费率精算而设立的人身保险组织。
5. 鸦片战争时期进入中国
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部经理达卫森在广州发起成立了谏当保安行,成为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中国保险历史从此开始。
鸦片战争后,保险随国际贸易的增加大量涌入中国,此后历经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民族保险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在建国后初期因种种原因停滞不前。
6. 改革开放后焕发活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保险业开始复苏:
1987年,太平洋保险由交通银行保险部改组为全国性商业综合保险公司。
1988年,特区深圳设立平安保险公司,它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第三家全国性的商业综合保险公司。自此,人保、太保、平保三巨头的形成使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呈现。
7. 友邦带来了保险代理人制度
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获准在上海经营业务,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更加重要的是,友邦保险将其在国外的个人营销理念带入中国,为中国寿险市场培养出了第一代寿险营销员。随后,寿险个人营销之风席卷中国大陆,中国寿险业发生了历史性的革命。这就是保险代理人的起源。
8. 互联网保险的兴起
2013年,蚂蚁金服、腾讯和中国平安等国内知名企业,发起设立众安保险,如今众安保险的估值已超过500亿人民币
2015年,百度联合安联保险和高瓴资本成立百安保险,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型保险服务
保险发展史简单小结:
保险对个人而言,是一种风险转嫁的方式
保险公司的盈利主要依靠三差,利差、费差和死差
海上保险的发展带动了保险业的繁荣,其核心理念是损失分摊
友邦保险入华后帮助我国保险行业建立起完善的代理人制度
BAT纷纷出资成立保险公司,保险行业的未来前景极为广阔
觉得小编表现不错?加小编为好友,鼓励一下嘛~微信搜索:17051210191
问答宝 - 全球领先中文问答互动平台
whole 0 Comments